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乡村振兴

“链式思维”锻造崇信红牛全产业链 激活乡村振兴“牛”动能

 2025/09/12/ 08:40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于金玉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于金玉

  今年,平凉市崇信县紧扣打造平凉红牛产业核心区目标,以“链式思维”统筹项目、政策、模式等要素,推动产业从扩繁养殖向全链条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该县将重大项目作为产业根基,今年推进的18个红牛产业链项目实行专班跟踪机制。目前,陇通源、黄寨振兴两个5000头红牛养殖场(二期)已完成现代化棚舍建设,2300头首批红牛已入栏,显著提升了全县肉牛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政策精准发力激发养殖活力。崇信县创新“七补两奖一贴”扶持体系,县财政年列专项资金,对平凉红牛基础母牛每头补1000元,窑洞养殖额外补500元,“见犊补母”再补1500元,还给予饲草补贴。截至目前,2024年度产业奖补资金已兑付1955万元,同时加快建设2个产业强镇、3个养牛专业村及2个标准化示范场,夯实产业基础。

  特色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双赢。黄寨镇甘庄村养殖大户侯卓依托窑洞养牛,成本大幅降低,目前红牛存栏40多头,年纯利润超15万元。他探索的“牛粪肥田-玉米秸秆喂牛”种养循环模式,既解决粪污难题,又保障粗饲料供应,成为可持续发展样本。

  在延链补链上,该县重点培育高档牛肉分割、冷链物流等项目,累计打造5个企业自主品牌,5家企业获“平凉红牛”地理标志授权。同时,常态化开展技术培训,年冻配改良肉牛约1万头,以“组织力”提升“生产力”。

  崇信县畜牧兽医中心主任朱元龙表示,下一步将破解精深加工、高端市场开拓等短板,推动平凉红牛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打造富民强县支柱产业。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