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国庆
“我想问一下,地膜当归地里怎么防病虫害?”
“出苗了后,应该注意些啥?”
春耕时节,走进宕昌县木耳乡木耳村地膜黄芪露头栽培种植基地,科技特派员刘月宝正在大田里手把手地给药农指导如何精选优良品种、讲解绿色防控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农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进行当归、黄芪、党参种植产业的转型升级。
宕昌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的美誉,是甘肃省道地中药材最佳适生区之一。木耳乡是当归、黄芪、党参道地药材主产区。
春耕生产开始以来,宕昌县农业农村局选派科技特派员、马铃薯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刘月宝,农技中心农艺师尚金兰和质监站农艺师彭学义3人组建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投身于周儿村、扎字村、木耳村科技示范村创建和春耕复工复产中,彰显了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使命感和责任心。
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创新培训服务方式,采取对项目核心示范区农户集中办班培训和大田手把手指导,建立微信群开展线上培训和指导,要求药农把好优良品种关、精准施肥关,使用菌肥活化土壤微生物种群、绿色防控病虫害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当前土壤普遍存在肥料、农药和农膜污染的实际,根据中药材需肥规律和不同土壤类型,开展了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绿色产品生产管理技术体系研究,建立标准试验田10亩,设计实施不同试验15项。
科技特派员团队全程参与村办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签订订单种植,培训指导药农掌握药剂浸苗、土壤消毒、标准化种植技术,与农机手一起钻研、动手解决机械大田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设计制造适用配套农具,指导生产,有效提高了中药材生产机械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人工用量,节省劳动成本,提高中药材生产效益。中药材产业已成为木耳乡群众稳定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富民产业。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4月14日敦煌市选派200余名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服务
- 2020年03月02日【抓好防控 复工复产】肃北:复工复产,企业来了“特派员”
- 2018年06月14日酒泉市655名科技特派员争做“乡村振兴”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