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国庆 刘治学
宕昌县竹院乡突出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引领作用,牢固树立“党建促攻坚、党员做表率,群众得实惠”的理念,着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为推进精准扶贫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如今的竹院乡,日子好了、底气足了、面貌变了,一幅乡村幸福生活绿色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竹院乡位于宕昌县东南部,全乡8个行政村。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竹院乡党委、政府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一号民生工程,以“拆危治乱”、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突破,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发展、基础建设、有力补齐短板弱项,提高脱贫质量。到目前,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7户2475人,已脱贫人口506户2288人,剩余贫困人口51户187人。
党建引领脱真贫
藏在大山林缘深处的刘院村,是竹院乡最偏远、最穷困的地方之一。如何增收致富,成了摆在乡亲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不到两年时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乡亲们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养殖土鸡“叫”开了致富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韩贵平既是该村的党支部书记,又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我们按照‘党支部领办、集体控股、群众参股、贫困户配股’的形式,成立了刘院村生态土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介绍道。合作社的优势为村集体和乡亲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2019年,合作社共出售预订商品土鸡5000只,实现盈利10万余元。
乡党委书记杨建飞介绍说,刘院村变为脱贫致富“先进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准了抓党建促脱贫的好路子,建设了一个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好班子,选对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电商”的产业发展的好模式。
“今年,刘院村还举行了分红大会,我们家分到了2400元。”村民汪苟存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党员带好头,村民跟着走。 一个产业托起了刘院村贫困群众的致富梦,也印证了“小康路上不落一村一户一人”。
补齐短板惠民生
几年前,乡间道路尘土飞扬,各类垃圾随处堆放,家家住的是土坯房、茅草房。
“要不是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我不可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说起竹院乡的精准扶贫政策,大草坡村贫困户韩有顺怀赞不绝口。
韩有顺怀一家老小曾经住在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里,房子年久失修,已经变成危房。2018年,通过享受住房改造的好政策,他家建起了6间砖混结构的瓦房。“新房子住着就是安心,以后我要好好发展产业,让日子越过越红火!”韩有顺怀信心十足地说。
让人民群众满意,是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去年以来,我们抢抓人居环境整体提升集中行动的机遇,对罗家沟、下杜、木竹院、大草坡四个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并依托大草坡村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优势,加快大草坡村美丽乡村建设,运营好大草坡村农家乐,推动竹院乡旅游业快速发展。”竹院乡政府乡长符岳存说。
近年来,竹院乡紧盯贫困群众人居环境安全,坚持“党员干部带头拆、享受政策户率先拆、影响安全危房必须拆”的工作方针,把拆危治乱工作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切入点,将拆危治乱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乡拆除危旧房916户3912间,残垣断壁172处2723米,草房圈舍厕所770座,实现了危房清零目标。同时清除垃圾堆放40处,清理垃圾577吨,整治乱堆乱放613处,拆除乱搭乱建447处,复垦绿化土地68.7亩,集中修建圈舍872平方米,新建卫生厕所151座,利用废旧建筑材料打造小花园、小节点65处,全乡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关新闻
- 2020年08月11日礼县罗坝镇 :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 2020年08月10日榆中县财政成为脱贫攻坚强大支撑
- 2020年08月04日榆中青城镇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
- 2020年07月31日临泽县鸭暖镇:“村企联姻”一家亲 精准发力拔穷根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