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生态文明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赋彩文明康县

 2020/11/18/ 20:38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焦杨红

  康县平洛镇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为团庄村村民免费测血压、发放健康资料、提供健康咨询等服务。 焦杨红 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焦杨红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在哪里。在康县,全县上下积极创建各具特色、接地气、具有时代风范和广大群众需求期盼的康县文明实践品牌,打造出了 “叫得响”“乐意用”“守初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康县样板”。

  打造“叫得响”的好品牌

  曾受到陇南市文明办表彰奖励的康县寺台镇的“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项目,是一个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范本。

  “‘四点半课堂’是教育的好形式。虽然学生在校的时间延长了,但并不是用来补习补课额外增负,而是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爱好选择感兴趣的业余课程,既有传统文化,也有体育运动,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提升综合素质很有帮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益实践,将过去困扰家长的时间充分利用了起来。”康县寺台小学校长李鹏飞说。

康县寺台镇“四点半课堂”剪纸课

  据笔者实地采访,康县寺台镇的“四点半课堂”开设了美术(剪纸、漆画)、书法、舞蹈、体育、国学等课程,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外出务工的家长们解决后顾之忧。“四点半课堂”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该校很多学生都表达了对这种教育形式的喜爱,拉近了学生与学校的情感距离,也带动了文化课学习效率和成果的提升。

  康县一直秉承着“立足现有、整合资源、有效结合”原则,立足县情实际,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整合盘活现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着力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文化文艺体育、科普健康、文明创建等“五大服务平台”。

  “我们县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决战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全域乡村旅游、拆违治乱行动等五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提升打造了陇南根据地纪念馆、康县博物馆、长坝镇花桥村、王坝镇大水沟村、岸门口镇朱家沟村、迷坝乡孟坝村、平洛镇团庄村等16个有特点、有风格、有吸引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为开展各种活动夯实了阵地基础。”康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康说。

  有阵地才有根基,有活动才有活力。康县已在全县全覆盖推进文化广场、服务中心、乡村舞台、道德讲堂、文化室、卫生室、农家书屋、村史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公共服务功能。与此同时,该县着力打造“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格局,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深入开展技能培训、党员教育、道德宣讲、旅游推介、文艺展演、评先创优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康县已经有“爱心理发室、四点半课堂、群众说事室、扶贫夜校、杨家河经验”等一系列“叫得响”的特色品牌项目30多个,极大地丰富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内涵。

康县白云山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倡树“乐意用”的新风尚

  位于康县白云山森林公园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不仅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提供旅游咨询、失物招领、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等服务,还一直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提供开水供应、手机充电、针线包等一些贴心的“微服务”。

  今年以来,康县太石乡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求,以“讲太石故事、品太石风物、看太石发展、感党的恩情”为主线,以提升全乡文明指数为目标,持续深入落实“党建+”工作理念,通过“上下联动、整合资源、群众参与”的方式,创新打造了“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长廊,提振了精气神,极大地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康县太石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

  “近年来,我们为进一步改善镇区环境,提升乡政府驻地整体形象,狠抓街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设近6亩生态绿地,大幅度改善了人居营商环境,为后续小城镇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该乡乡长张登斌说,“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我们乡还以‘知党情、忆党恩、跟党走’为主题,全程收录了历次全国党员代表大会情况,详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9年光辉历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跟党走、感党恩。”懂得感恩,善良勤奋,这些都是贵重的人品。

  康县在政务大厅、县医院、博物馆、图书馆等窗口单位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97个,并从老党员、老教师、道德模范、新乡贤、致富能手中选拔宣讲队员1230名,开展政策宣讲会、乡村故事会1600多场次;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扶危帮困、人居环境整治、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植树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2800多场次。

  在扎实“做”的基础上,该县还总结提炼了岸门口镇杨家河村“我迈步你康福”的文明实践活动经验,在全县大力学习推广,各乡镇目前已建立以“文明积分超市”为抓手,以“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为活动主题的“杨家河经验示范村”36个。

  有载体,有倡树;有榜样,有力量。康县各级各类文明实践队伍统筹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民服务中心、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阵地,采取“讲、评、帮、乐、庆、赛”六种实践形式,创新完善“精神扶贫”“六争六评”“一日五问”“最美系列评选”“道德讲堂”“我们的节日”“家风家训大家评”“杨家河经验”等八个活动载体,采用故事分享、文艺演出、典型推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的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移风易俗“新八条”,深入持久开展精神扶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移风易俗主题教育,弘扬孝老敬老、勤俭节约、遵德守礼等传统美德,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推进乡风民风持续向好。

  汇聚“最闪亮”的正能量

  晨黎鸟鸣脆,暮晚见炊烟。水泥路户户贯通,干净整洁;一幢幢楼房白墙青瓦,错落有致;家家房前屋后,杂树开花,色彩斑斓;偌大的文化广场,宽敞美观……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千百个凡人善举在村村寨寨、大街小巷里闪光,汇成康县价值星空的片片光亮。

康县岸门口镇杨家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集市

  去年,康县岸门口镇杨家河村开展了“我迈步·你康福”公益活动,通过用文明积分兑换“小确幸”徽章来实现农户微心愿的形式,让群众积极参与村级善行公益、环境卫生、社会公德及农户家庭卫生整治活动,引导农户从转变落后守旧的观念入手,进一步改善精神风貌,激发群众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使群众在参与中受教育、提素质,凝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大精神力量。

  康县迷坝乡孟坝村青少年学生和志愿者在生态文明小广场开展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焦杨红 摄

  初心为民,人民至上。康县自2019年1月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五项重点任务,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着力把中心(所、站)建设成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坚强阵地,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阔舞台,成为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更好地满足了全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全社会汇聚了“最闪亮”的正能量,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每个前进的人。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