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生态文明

双子河畔村庄美 响水泉边农家乐——康县铜钱镇美丽乡村建设侧记

 2020/05/25/ 17:37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焦杨红 王凤文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焦杨红 王凤文

  到康县铜钱镇,必须经过“低垭云海”。

  茫茫浓雾,忽成丝带,缠绕山腰;忽为屏障,遮盖万物;忽而又如一条滚滚的天河,奔流不息。

  过低垭梁,沿着300里生态风情线,不一会儿工夫就到了铜钱坝,双子河与铜钱河在此汇合后,向东汇入淙淙燕子河。

  美丽乡村双河村就位于双子河畔,隔桦子垭和国家4A级梅园景区相连。波浪式的茶园,依着山的走势,阶阶向上,一直延伸到幸福农家。

  “别看我们村在深山老林中,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富足着呢。去年,全村外出务工的人员就有96人,每人至少都能挣四五万元;李希林、沈荣一年都有好几十万元的收入。”铜钱镇双河村支部书记潘清明说,“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天麻产业,10几家种植大户一年都能卖10多万元,茶叶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实话,双河村四面环山、没有一块平地,乡亲们建房都是在“乱石窖”里平整地基。

  今年74岁的尤贤清原本是该村尤家沟社人,“灾后重建”时搬迁到潘家梁社(双河村村委会所在地)。他说:“从这里到老家,我们还得走3公里的山路。当时建房时,不通公路,我们就雇用了一辆挖掘机,在这山梁上花了1个月时间,平出来了一块宅基地。现在的生活好得很,村里好多人家都修建了两层楼房,到铜钱坝(镇政府所在地)办事都开着小车。”

  据了解,尤贤清老人是铜钱学校退休教师,有3个儿子、2个女儿,四世同堂、全家共有28人,日子都过得惬意顺畅、幸福美满。

  离开双河村时,同行的铜钱镇副镇长王俊明说:“‘响水泉’的水源地也是一个美丽乡村。”“响水泉”是康县境内著名的景点之一,一股山泉从数十米高的悬崖飞流直下,水声清脆悦耳,宛如洒珠泻玉,泉水空谷回响。

  “响水泉”的水源地在王湾村,一个沿沟分布的美丽乡村,散布在密林深处,家家门前都是宽敞的大院子,户户都有漂亮的小洋楼,一条蜿蜒的通村公路,把54户163人串联在一起,犹如生活在画境般的“桃花源”里。

  王湾村1号人家陈金贵,家里有一院子砖房,屋后有一棵树围3.65米的大青杠树,门前一个偌大的活动广场上晾晒着蕨菜、香椿、竹笋等美味野菜,一溪清流高歌而去,成群的蜜蜂在开满繁花的苹果树上嗡嗡成韵,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显现得淋漓尽致。

  “我是‘灾后重建’时搬出来的,是沟老里的最后一家,儿子女儿都在外面‘混嘴’(务工),我一年在家里种一些天麻,打一些零工,日子还不错。”陈金贵笑着说,“特别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帮我们修路、建房、硬化庭院,还把门前拾掇得跟花园一样。”

  “我们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扶,去年给每家买了10只鸡苗,今年邀请了市上的专家来村里举办了一次天麻、核桃栽植技术培训会,效果还很不错。”陇南市文联干部、王湾村帮扶队长唐旭波不好意思地说,“以后,我们还要结合单位的特点,从文化传承、技能培训、精神扶贫上多下功夫,力争给群众再多办一些实事好事。”

  “我们村是2017年修建的美丽乡村,现在所有群众都脱贫了。”王湾村村支部书记李登文说,“随着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帮扶队的大力帮助,村子里的发展一年一个样。”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铜钱镇完全按照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总体要求,不搞大拆大建、大包大揽,不搞千村一面、重复建设。通过采取依村就势、就地取材的方法,利用废旧瓦片、砖块石头、树枝竹片等当地资源精心打造小节点、小景观,做到了不砍一棵树、不埋一眼泉、不毁一株草、不挪一块石,既量力而行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又立足实际打造了富有特色韵味的农家庭院。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推进产业发展是实现群众稳定增收、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要看铜钱镇的产业发展,就必须到麻园村看看。村里生态养殖产业发展得很好,采取的‘你供、我养、你销’经营模式,更是‘零风险’。” 王俊明高兴地说。

  过了两江水(双子河、铜钱河、燕子河汇合地),顺着崎岖盘旋的山路,经过亮垭村,就到了燕子河畔的麻园村。

  麻园村辖李家梁、老庄、麻园、五树坪四社104户370人。村内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兴旺。

  “我们村围绕‘一村一业’发展思路,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以养鸭为主的生态养殖产业。鸭苗的培育和商品鸭的收购都由四川鑫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我们只需要饲养,基本上属于‘零风险’产业。”该村支部书记朱彦礼笑着说,“去年,我们先后共出栏了肉鸭1.2万多只,年产值10万元左右,41户农户参与分红,分红资金有8万多元,还给村集体上交了1万元的积累资金;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才刚引进鸭苗3000只、土鸡娃1000只。”

  据了解,麻园村在发展肉鸭养殖的同时,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成立了丰乐园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山羊养殖产业。该合作社带动农户15户, 2019年出栏山羊40余只,产值4万余元,现有山羊100余只。

  广大群众是“产业发展”的辛勤劳作者,同时又是“产业兴旺”的直接受益者。“只有产业兴旺,群众日子才有盼头,才会越干越有劲,才能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麻园村通过采取‘你供、我养、你销’的经营模式,以稳定的价格统一进行销售,不仅方便了销售,更是对农户的收益有了良好保障。”铜钱镇党委副书记、包片领导成万春说。

  “山有禾雀形如鸟,飞落枝头戏春晖。”在罗坪村,古树林立,山花烂漫。千年药木、百年禾雀、古老的核桃树群、苍劲挺拔的大柏树,都应和着淡紫色的鸢尾花,守护着美丽的村庄和勤劳的人们。在郝坪村,能干的女支部书记刘福燕正带领着全村的乡亲们一起发展天麻、茯苓、蜜环菌等多元特优富民产业。刚刚引进的“电商达人”李哲正在用微信小程序把“铜钱樱桃”“康县瓢子”等小众化产品推向兰州、天水等地。当然,还有红红火火的乡村旅游,正在铜钱福地开花结果,造福邻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