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邓晓旭 杨婧
擦把汗、喝口水,天刚蒙蒙亮,忙活了一晚上的马万明要将刚做好的150多斤豆腐送到镇上的菜店里。桌上摆着父亲做好的早饭,他照例边吃饭,边和父亲比对订单。
今年27岁的马万明,是瓜州县腰站子镇扎花营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在很多城市打过工,迷茫过、无助过,最终在当地帮扶干部的指引下,回乡靠做豆腐、卖豆腐落脚、立足。
“虽然名叫万明,但自己没读几年书,初中毕业后就跑到外面打工,一直没闯出什么名堂。”浓眉大眼的马万明,说起以前打工的事显得有些腼腆,“没学过技术,也不知道回来干什么,有次镇上的帮扶干部来家里给我提到做豆腐的事情,当时就想试一试,没想到真的成了,吃过的人都说我做的豆腐好吃。”
一传十、十传百,许多村民都知道马万明的豆腐好吃,开始向马万明打听豆腐怎么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腰站子镇扎花营村的帮扶干部多次上门出谋划策,从豆腐坊选址、原材料选择、豆腐制作加工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2017年,在腰站子镇党委和政府的帮助扶持下,马万明的“马家豆腐坊”建成了。投入运行后,豆腐产量翻了几番,收入也随着翻了几番。现在的马万明对生活信心百倍!
“马家豆腐坊”靠马万明和父亲两个人打理,根据订单生产,每天凌晨两三点起床,经过煮豆浆、点豆腐、压豆腐的工序,一直得忙到早晨8点,才能把豆腐放到三轮车上。然后,马万明去送豆腐,父亲在家泡豆子,两个人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但即使这么忙,马万明仍然坚持上网、看书或者向同行请教,他的豆腐越做越好吃,前来买豆腐的人也越来越多。
“一斤豆腐卖2元,到现在已经有三个年头了,附近乡镇也知道我家的豆腐。”马万明说。加上自家的养殖业,人均年收入达到万元以上,马万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马万明豆腐坊只是瓜州县腰站子镇致富路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腰站子镇充分发挥“党建+”优势,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产业扶贫,实现党员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帮扶,确保贫困户“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在发展培育特色种养殖业的同时,加大劳务输转,鼓励发展“五小产业”,多举措提升脱贫质量。
相关新闻
- 2020年05月20日在甘全国人大代表:税务添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信心足
- 2020年05月15日榆中县商贸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献爱心
- 2020年05月14日肃北举办2020年广场文化艺术节
- 2020年04月29日张掖税务精准发力吹响“脱贫总攻”集结号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