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社会事业

【防汛抗洪 抢险救灾】心系群众显大爱——武都区洛塘镇党委书记李红军抗洪救灾事迹掠影

 2020/08/31/ 16:48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李春莺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李春莺

  8月中旬以来,武都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各地河水猛涨,山体滑坡、民房倒塌、道路中断,大片农田被淹。洛塘镇作为武都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辖区内多处国道省道滑坡、塌方,通乡、通村公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部分群众房屋被泥石流掩埋。

  生死考验面前,洛塘镇党委书记李红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全镇干部职工及广大群众,科学抗击暴洪灾害,谱写了一曲抗洪救灾、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精神赞歌。

  未雨绸缪 科学布防

  8月11日,陇南市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发布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将地质灾害和气象风险预警确定为红色,启动了一级预警。随后武都区抗洪救灾指挥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的文件,要求全区各乡镇及各部门按照要求,积极抓好乡镇和各村的防汛工作。8月13日,李红军接到气象部门预报:8月14日至17日还将出现新一轮强降雨天气。他立即组织召开全镇抗洪抢险专题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确立各自分工和责任,全镇上下严格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要求,立即进入应急响应状态。会后,李红军带着班子成员第一时间深入洛塘镇地质灾害隐患最大的马家沟、架子石等村,挨家挨户劝说靠近山体、河沟的群众立即紧急转移到开阔安全的地带,以科学、有效的办法,确保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闻“汛”而动 率先垂范

  8月16日晚,风呼啸,雨滂沱。雨水汇集在地上,也流入了李红军焦急的心里。洛塘镇是自然灾害易发地区,连日的强降雨已导致土壤饱和、山体疏松,大多数群众又面山、临河而居,一旦发生灾情,后果将不堪设想。群众的生命安全有无保障?快要秋收的农作物是否能抢收?这些问题如磐石一样,压在李红军的心底,他一刻也不敢松懈。一边看着手机关注着气象消息,另一边在全区政务系统上翻看上级发布的紧急文件,紧急部署着全镇的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17日凌晨,正在镇区巡查险情的他,突然听见一声沉闷的响声,他心头微微一颤,顿时意识到情况不妙。随后,接到王坝下街山体突然滑坡的报告,他立即带队赶往现场指挥调度抢险救灾工作。转移安置完王坝村受灾群众,天已大亮。奋战一夜的镇村干部正准备返回镇上,突然又接到沟底下村告急的消息,来不及休息的他们,立即奔赴沟底下村。

  由于受强降雨影响,通往沟底下村的多处道路阻断,抢险队员只能徒步前行至受灾严重的沟底下村。看到来势汹汹的洪水即将冲向路面,严重威胁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李红军带头下水封堵决口,党员突击队更是率先垂范,冲锋在前,装沙包、抱石块,对即将溃口处紧急进行了加固封堵。

  逆流而上 奋勇当先

  17日晚11时,降雨再次加大,李红军立即劝导9户24名群众撤离危险地段。得知仍有5名群众受困后,他们冒雨连夜前往救援。由于水流湍急,导致三次渡河营救均告失败。为确保被困人员生命安全,他组织干部在河对岸观察被困人员四周情况,并打电话安慰被困人员,安抚他们的情绪。直至18日凌晨5时30分左右,河流水流量逐渐变小,抢险突击队果断地抓住营救时机,采取人拉人的方式,用绳索将5名群众成功营救并妥善安置。

  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犹如一场不期而至的大考,在波涛汹涌的考场上,李红军蹲身防汛抗洪一线,深入形势最严峻、任务最艰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用初心和使命凝聚起抗洪抢险的强大合力,带领洛塘镇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英勇抗洪,全力迎战,共及时转移安置群众798户3140人,全镇实现“零事故、零伤亡、全避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