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精准扶贫

【脱贫故事】西和县十里镇贫困户王根须脱贫记

 2021/02/02/ 21:14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张旭晖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张旭晖

  两只鸡,六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条大狗守门口,这是笔者在王根须家看到的他现在的生活现状。

  而两年前的王根须,生活可不是如今这般怡然自乐,那时的场景让十里镇仁义村第一书记郁万盛至今难以忘怀。

  郁万盛告诉笔者:“以前的仁义村没有什么产业可供村民挣钱养家,村民普遍养成了‘等靠要’思想,村里人无论年轻老少,要么游手好闲,不思进取;要么日上三竿还窝在床上酣睡,王根须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日上三竿卧床睡,采得山果来充饥。”

  王根须家是十里镇仁义村的建档立卡户,两年前,他们家住在距离村委会2个多小时路程的山沟里。两间快要倒塌的土木结构瓦房,一口锅盖不怎么配套的大锅,一铺土炕,上有6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一个两三岁的儿子,中间夹着成天埋头大睡的他和语言能力有重度缺陷的妻子,这就是王根须当时的生活状况。

  村里生活氛围不好,自家生活条件差,家庭情况不允许他出门去打工,一家人要生活,而自己又没有什么大的出息,来自生活的压力让王根须慢慢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田里的庄稼交给了老天,自己也拿着政府的补助资金去买几块钱的酒来麻醉身体。“我去他家的时候门口堆满了酒瓶子,锅里面煮的是野果子,我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驻村第一书记郁万盛说。

  王根须的生活状况成了郁万盛心里常牵挂的一件事,也成了村委会会议室的一个热门话题。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经村干部商议,决定先给他申请住房搬迁救助款,从住所入手,慢慢让他踏上正常的生活步伐。“为了防止他拿搬迁款去买酒喝,我们将他办理了搬迁款的银行卡锁在了村委会的文件柜里。”郁万盛说。

  2017年仲秋,郁万盛动员了村里会干水泥活的村民,一起动手给王根须修建新房,由村委会拿王根须的搬迁款支付工钱。四五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2018年初春,五间宽敞明亮的砖混结构新平房出现在仁义村的村头。望着王根须的新房,回想起这几月来王根须和其他村民劳作的场景,郁万盛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郁万盛说:“搬家那天,王根须瞅着老房子门前的一堆酒瓶子,愣了半天,然后拿起了锄头,砸向了瓶堆。王根须说,‘我并不是爱喝酒,只是喝点酒就能睡着了’。”

  王根须搬了新家,其他村民也从他的事迹中看到了这届村干部转变村里风气、带动村子发展的能力和决心,于是大家纷纷加入到本村人居环境建设中来,王根须也跟着村里的河道建设工程队在本村进行务工。

  2019年春天,王根须拿着政府补贴和自己在工程队干活攒的积蓄,给家里买了6头小牛,搞起了养殖,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将牛养到10头。经过一年多的饲养,小牛犊都已成年,并且有4头母牛已身怀六甲,王根须10头牛的小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

  随着牛的长大,去年的牛棚已经显得非常拥挤,加之这个牛棚即将迎来4个小家伙,所以牛棚改造扩建迫在眉睫,但因资金短缺,王根须迟迟没有动工。“我得知此事后,问王根须怎么没给村上说遇到的困难,王根须说,‘我咋还好意思再跟政府要啊!自己干吧’!”郁万盛说。

  生活好了,人的心情也就畅快了。今年年初,王根须的妻子给老王家又生了一个闺女,看着放学归来的大儿子和热炕头上的小女儿,王根须满脸幸福的笑容。当笔者问及他对养牛的规划时,他笑着说:“尽自己的能力,尽量多养些,让家里人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