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经济发展

两当“土特产”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好“丰”景

 2023/02/20/ 21:58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张云霞

  左家乡的香菇、显龙镇的中药材、鱼池乡的羊肚菌、兴化乡的金丝皇菊、云屏镇的腊肉……在两当县“土特产”家族中,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拿手好物”。

  近年来,两当立足山地条件,发挥生态优势,深挖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探索出了“地下有药、树上有果、林中有鸡、空中有蜂、棚中有菇、水中有鱼、四季有花、村中有客”的“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态保护良性互动。

图片1.jpg

  两当地处陕甘川交界的秦岭山区,森林覆盖率达79.9%,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造就了高品质蜂蜜。据中国农科院蜂蜜研究所的质检报告显示:两当蜂蜜酶值含量高于欧洲2倍,香叶木素含量普遍高于其他地区4倍。

  凭借过硬的口感和品质,两当蜂蜜主动向国外市场进军。自2015年首次出口韩国,“两当蜂蜜”开始从地方味道走向海外餐桌。“过去的两当蜂蜜走不出两当,如今的两当蜂蜜香飘四海。”两当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韩斌感叹道。

  不止中蜂产业,两当还打造了以杨店镇为中心的核桃、花椒产业基地,以站儿巷镇为中心的百里绿色长廊中蜂产业基地,以左家乡为中心的食用菌产业基地,以西坡镇为中心的生态放养鸡产业基地,以显龙镇、鱼池乡为中心的中药材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全县特色山地农业产业持续蓬勃发展。

  “我们正努力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把‘好品质’转化为‘好前景’‘好品牌’,把两当的特色产业打造成乡村富民产业。”韩斌说。

图片2.jpg

  杨店镇陈家沟曾是村民都想要逃离的地方,如今却实现“土味”转身,花香满径、古宅新生、业态重建。

  “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落后的小山沟。”杨店镇副镇长曹宗孟介绍,通过深挖本地特色农耕文化、地方习俗,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打造民宿客栈、乡村文化展览馆、陶艺馆……陈家沟人气渐渐旺了起来。

  如今的两当探索形成了“满眼翠绿、遍地鲜香、处处有景致、村村有特色、户户能待客”的旅游发展新路子。

  春日,漫步陈家沟,踏着古朴石径,感受古色古香之美;步入乔河村,体验农耕文化,制作农家美食;置身太阳村,铭记峥嵘岁月,感悟红色文化的厚重;夜宿云屏,观漫天繁星,听蛙声一片……

图片3.jpg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深挖多元价值,才能把特色产业的“小买卖”做成“大生意”。两当县深谙此道,从单一种植向深加工、电商销售等环节延伸,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两当县西坡镇依托合作社+基地+群众的方式,初步形成了产、研、销一体化的核桃、花椒全产业链建设。注册“广香玫”“陇智源”“兴旺一品红”“赛红袍”等核桃花椒品牌,研发核桃花椒产品30余种。

  目前,全县农特产品共计9类25个品种,开发有狼牙蜜、土蜂蜜、香菇、木耳、羊肚菌、核桃、花椒、鸡蛋、中药材、菊花、芦笋面、玫瑰产品等土特产品206款。成立了363家农业产业合作社,带动了3260余人从事土特产养殖种植。

  从“单一种植”到“接二连三”,两当县正充分挖掘“土”“特”“产”的潜力,深耕农业特色产业,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着融合发展的好“丰”景。

  (文中图片均为资料照片)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