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生态文明

黑河北岸添新绿 临泽开展义务治沙造林活动

 2023/03/24/ 18:26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张朝军 汪永凡 肖佳悦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张朝军 汪永凡 肖佳悦)3月23日,天空湛蓝,春风和煦。临泽县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及平川镇干部群众300余人,在临泽北部一工程治沙区开展义务治沙造林活动。

1.jpg

  “大家以品字形来栽植,虽然栽的时候稍微困难点,但苗木长大覆盖的范围就会形成一片绿地,再者间距拉大后,不存在内部竞争水分,苗木寿命会更长。”上午9时许,参加义务治沙造林的干部职工在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投入到了紧张的劳动中,大家热情高涨、分工协作,严格按照沙漠梭梭造林技术要求,挖坑、扶苗、培土,细心地种下一棵棵梭梭。

2.jpg

  “现在国家规定灌木林栽植标准是一亩地70多个苗子,通过这么多年的观察,我们发现栽的密度越大,虽然前期效果好,但是后期由于自身水分养分竞争,林子衰老得快,所以今年我们首次推行品字型栽植方式,栽得稀一点,更利于后期苗木生长。”治沙现场,临泽县治沙试验站站长杨向刚向参加活动的干部职工做介绍。

3.jpg

  北部沙区位于黑河北岸,是巴丹吉林沙漠由北向南伸向临泽绿洲的一条沙带,沙丘类型以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为主,沙丘高大密集,流动性极强,是威胁临泽县北部绿洲生态安全的重点风沙口。多年来,临泽县依托三北防护林、规模化防沙治沙、国土绿化等重点生态治理项目,营造防风固沙林7.3万亩,封育荒漠植被47.52万亩,初步形成了东西宽3km—5km,南北长17km的绿洲北部生态屏障,有效遏制了沙区风沙危害,保障了黑河北岸绿洲生态安全。

4.jpg

  “从治沙站1976年成立到现在,我们从最初的黑河边开始治理,到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治沙站直线距离26公里,也就是说,我们向沙漠腹地推进了26公里。治沙技术一年比一年成熟有效,但随着向沙漠腹地推进,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这地方属于纯粹的流动沙丘,也是断水层没有水的地方,所以我们今年采取了管道输水造林、增加保水剂,建立项目跟班作业监理制等措施来提高苗木的存活率。为达到一次成功的目的,我们要求栽植成活率必须达到80%—85%以上,而国家标准70%就是合格,我们宁可对自己严一些苦一些,也要保证治一片活一片绿一片。”有着30年治沙经验的杨向刚说,对于治沙,难度挑战越大,他越有征服欲,看着沙漠中绿装覆盖的沙漠,杨向刚成就感满满。

5.jpg

  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沙漠、戈壁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3,境内自然形成南、北、中三条风沙带,风沙线长达103公里。多年来,全县人民持之以恒地开展以绿洲防护林、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基本形成了外有荒漠植被封育区、中有防风固沙阻沙林带、内有农田防护林网的绿洲生态防护体系,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安全保障。今年,全县计划营造防风固沙林5660亩,截至目前,已设置草方格沙障4400亩,苗木栽植670亩。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