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经济发展

红色热土药材飘香——华池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纪实

 2020/03/19/ 09:02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 康小川 封康康

红色热土药材飘香——华池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纪实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康小川 封康康

  华池作为山区农业县,黄土地的沟壑地貌,注定了这里发展农业的艰难。随着精准扶贫攻坚战的进一步推进,这片红色热土,正催生着一场土地“变革”——适合山区种植、单位产值翻番的中药材种植,发展势头强劲。

  在新一轮的扶贫计划中,华池县响亮地提出“双十双百”目标和“三万卅千”规划。其中“双十”就有“10万亩中药材”,即全县中药材种植达到10万亩,其中规划3个万亩种植片带,30个千亩示范基地。随着抢墒春耕,华池中药材产业蓝图正播撒在脚下土地上。

  小药苗催生农业“变革”

  山区农业县,大部分田地在山上,大规模的机械耕种难以实现。农民基本靠天吃饭,天旱了,就是颗粒难收。残酷的自然条件,迫使很多农民“逃离”土地,远走他乡务工,乡村的土地出现大量撂荒,留下一个个“空心村”。

  如何破解山区的发展?在种什么上找突破、找出路,农业的探索之路,是要经过时间和汗水来实证。在经过多年的求索后,华池县慢慢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惊蛰过后,位于华池县五蛟镇刘家湾的华池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就开始收购药农从地里挖回来的板蓝根,公司门前的大晒场堆满了回收的中药材原药。公司负责人姚文智说,这些板蓝根,经过烘干加工,一斤可以卖30元左右。两周以后就有外地客商来提货。

  姚文智,自己做过生意、跑过运输,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折腾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还是站在脚下这片土地上踏实”,来到公司的中药示范基地,姚文智谈起了自己和中药材种植的过往。

  流转土地,种起中药,姚文智从药农种成了公司负责人,现在带着大家种,发展合作社。“县上扶持政策好,要抓住好机遇,只有规模大了,我们才有市场”,谈到创业,姚文智觉得是县上扶持政策给了他信心。

  在发展中药材种植上,华池扶持带动能力强的企业,恒烽公司抓住机遇,形成企业带动贫困户的“331+合作社+订单收购”模式,为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进行有益尝试。

  在恒烽打工的张武斌,在合作社带动下,去年种了黄芪、板蓝根26亩,年底收了卖到合作社,收入2.8万元。他在公司负责药材收购销售,公司效益好,连工资和绩效5万元。张武斌说以前他在外面务工,现在老人年龄大了,孩子也上学,需要妻子照料。就近务工、再加上种药年收入近8万元,比前些年在外务工挣得多,又能照顾家。

  发展中药材产业,华池县注重“引进来”,引进技术、引进市场,让本土中药材种植业更加健康规范发展。为此,华池县招引北京银旺、北京天士仁、陕西盘龙3家企业落户华池。随着这些企业的入驻,俊益、跃荣、姚河等23个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89个“村社合一”合作社相继成立。

  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一个个破土而出,华池县发展中药材产业也在这片土地上,悄然掀起了土地“变革”。2019年全县种植中药材9.57万亩,中药材正在形成一个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抓铁有痕铺就“金土地”

  在疫情防控取得稳定、农业生产拉开序幕之际,华池县柔远镇党委书记郭鹏,带着全镇11个村的村支书和镇上包村干部,到陇南去“取经”,实地学习考察中药材种植和肉牛养殖。

  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出征”去“充电”。就在去年,镇上组织人到子州县,在那里看到,种植“仿野生”中药材,其价格是一般中药材好几倍;也看到中药材烘干切片加工后,附加值增加,药材种植效益就水涨船高了。考察完以后,柔远镇就建办了药材切片初加工点,不仅消化了本镇的中药材原药,也提高了效益。

  该镇今年和青岛佳一生物科技公司签订“种植基地+公司订单回收”种植合同,把能提取叶黄素的万寿菊作为一项新的助农增收产业。

  在扶贫产业的发展上,不仅需要科学论证,更需要魄力。华池县在脱贫攻坚、产业富民上下足气力,抓好中药材产业发展,增加土地单位产值,逐渐让黄土地变成了“金土地”。

  自去年开始,华池县开设14个教学点,对全县15个乡镇的40个贫困村村支书、村主任、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及有种植中药材意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劳动力,按照就近集中、培训全覆盖的原则进行技术培训,组织精干技术人员与聘请的陇东学院专家同堂授课,共计培训3000多人(次)。

  为了把这里打造成“西部药都”重要组成地,华池县聘请甘农大、省农科院、省、市经作站中药材专家为中药材产业技术顾问,充分发挥专家的信息和技术优势,检测土壤,研判产业,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将恒烽公司中药材科研基地确定为“甘农大教学实习点”,通过校企合作、校地联合,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去年,华池县与陕西天士力药业、甘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合作,在华池县实地采集土壤样品7个,药源样品39个,经化验显示:该县黄芪、黄芩、甘草、柴胡等药材主要成分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规定值,升华了华池中药材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为华池长远发展中药材种植铺好路。

  示范托底拉动“双引擎”

  谈到产业发展,华池人清楚记得在2000年左右,发展旱作农业时的情景,地膜上山,由于铺地膜的投资大费时费力,人们难以接受。在经过第一轮示范种植,大家尝到增产的甜头后,旱作农业才逐渐推开。现在,在华池山山川川,铺在地里的地膜随处可见,在阳光下“波光粼粼”。

  中药材种植业,再次落地在这片土地上时,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示范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显得尤为重要。

  华池县通过组织引导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合作,以恒烽、盘龙2家中药材企业为主导,依托俊益、跃荣等中药材合作社,以五蛟镇刘家湾、怀安乡怀安、杨坪3村为试点,抢抓“三变”改革机遇,形成了恒烽“331+合作社+订单收购”、蒋塬金银花观光采摘园,刘阳洼中药材观光示范园。

  政策的扶持,是新兴产业的助推器。加大贫困户产业扶持力度,对种植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材5亩以上的贫困户,给予每户2万元产业资金扶持,其中1万元作为发展产业扶持资金直接给予贫困户;1万元由乡镇衔接,配股到带动能力强的中药材企业或合作社,企业,合作社每年按不低于纯收益的20%向贫困户进行分红。

  在种植基地建设扶持方面,企业或合作社相对集中种植500亩以上(可跨乡跨村),合作社、非贫困户种植5亩以上,且以村为单位相对集中连片500亩以上,按照每亩4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良种和种苗生产基地建设由带动5户以上农户的合作社或企业承担,按照良种生产基地每亩1000元,种苗生产基地每亩800元给予补助。

  在加工企业的扶持上,对年加工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中药材GMP饮片加工企业,按照加工产值的10%给予奖补,最高奖补额不超过100万元;对专业大户、中药材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热泵控温控湿式热烘房,烘干能力为每批(次)1吨的烘干设施建设,给予10万元奖补;对农民合作社、中药材加工企业等经营主体新建储藏能力在100吨以上的中药材储藏库给予奖补扶持,每100吨给予10万元奖补,最高奖补额不超过50万元,扶持烘干设施和储藏库的奖补资金50%要折股量化到贫困户。

  同时还采取保险扶持、奖补扶持、保障基金等措施,对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种植的中药材,每亩按1000元保险额度投保,保险金60元,贫困户由政府全额代缴,企业、合作社、非贫困户由政府代缴30元,自缴30元。各相关配股企业、合作社负责保价回收贫困户所生产的中药材;非贫困户由所在乡镇衔接与企业、合作社实行订单种植,保价回收;企业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通过种植中药材当年实现脱贫的,每户给予3000元奖励,对带动种植5亩以上中药材的已脱贫户,每户给予2000元奖励;县上还设立专户,每年注入50万-100万元建立产业风险保障基金,用于因中药材市场波动补助企业,确保种植农户利益。一项项托底保障政策让中药材种植产业走得更加稳健,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之路正在华池全速推进。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