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杨丽君
5月14日,对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驻宕昌县车拉乡吊堡子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华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他离开300多公里的省会城市兰州,来到高居山巅的吊堡子村驻村刚满一年。
这一天,他在宕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就吊堡子村作为县级“基层宣讲面对面”示范点开展的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随后,他赶去录制面向全县村党支部书记的党课视频……
这是特殊的一天,也是平常的一天。忙碌而充实,是陈华一年来驻村生活的主色调。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不能有丝毫松懈。”在脱贫攻坚最后冲刺阶段,陈华心里时时告诫着自己。
勤做“大山功课”,一天当作数日来用
“爸爸,既然必须得去,就好好给人家帮扶,同时多看书,别把自己荒废了。”在大山里,陈华耳边时常响起女儿临别时说的这句话。
一年前,服从组织安排,陈华驱车6个多小时,毅然奔赴后来被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宕昌。
“我要把这大山里的一日当作数日来用,不辜负这难得的扎根农村、学习锻炼、为民服务的宝贵机会。”陈华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去年底,陈华协调甘肃百合壹医疗投资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到吊堡子村开展“关爱留守老人,推进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免费诊疗并赠送保健用品,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帮扶单位的暖心关爱。陈华还积极联系甘肃琦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帮助群众解决黄芪等中药材销售难题;认真落实中科院兰州分院产业帮扶措施,把好政策落实落细,帮助群众鼓起“钱袋子”。
关注“精神贫困”,用心开展“志智双扶”
师范学校毕业的陈华,曾做过两年教学工作,驻村以后,他很快发现了山区孩子求学成长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学习习惯不好、沉迷手机游戏、渴望外界关爱……
意识到这些问题后,陈华开始关注“精神扶贫”,对接大山内外,先后联系厦门朗星照明公司、民建兰州市委企业委、甘肃骄阳图书发行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山区贫困学子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学习用品;邀请心理学专家来学校举办“关爱留守儿童,情牵教育扶贫”、“城乡爱心对接,共聚育人暖流”等专题报告和主题活动。疫情期间,更是积极募集防疫物资捐赠给好地坪小学,将同心战“疫”的力量传递给孩子们。
一次次的主动联系,一趟趟的辛苦对接,只为温暖孩子们的内心,点亮孩子们的双眼。
为了营造崇尚知识、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陈华向单位申请为所驻村考取大学的学生捐赠学习生活用品,注重“点亮一盏灯,照明一大片”的示范带动效应,向其他同学发放《致吊堡子村同学们的一封信》,激励大家学习榜样,努力进取。
打造“三个载体”,提振群众精气神
“作为第一书记,帮助建设村党支部、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引领群众聚力攻克最后贫困堡垒,是我义不容辞的任务。”陈华说。
担任第一书记以来,陈华牢固树立“党建+”工作理念,打造了“一月一课,集中送学”主题学习活动、“引领聚力,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行动和“你家有大事,我愿尽份力”主题实践活动等三个载体,在理论宣贯上“动脑筋”、在文明实践上“做文章”、在激发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围绕全域无垃圾整治、人居环境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仅集中力量提升了村庄的“颜值度”,更示范带动凝聚了群众的精气神。
时光无声流转,真情慢慢积淀。
扎实开展帮扶工作一年来,看到吊堡子村的欣喜变化,陈华感慨万千:“我为乡亲们的脱贫成效而开心,我将更加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作出应有的努力。”
相关新闻
- 2020年05月08日【我们的驻村帮扶干部】群众的冷暖放心上——康县平洛镇司法所所长李金利速写
- 2020年04月22日【我们的驻村帮扶干部】细雨润无声 帮扶不断线 康县周家坝镇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 2020年03月06日【我们的驻村帮扶干部】用真情和实干写好帮扶答卷——记古浪县青土坡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徐奎山
- 2020年03月05日【我们的驻村帮扶干部】真情润民心 实干助脱贫——国网陇南供电公司驻成县宋坪乡房河村帮扶工作侧记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