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通讯员  >  经济发展

乌龙头种植圆了漳县农民史连科的致富梦

 2020/05/22/ 20:06 来源:每日甘肃网 通讯员何继强 王金银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何继强 王金银

  夏日的漳县殪虎桥镇大车场村,青山如黛,溪水潺潺。

  天刚麻麻亮,农民史连科戴上草帽,拿着铁钩、背篓,领着扶贫车间的几十名农户,上山采摘种植的乌龙头。望着满山坡长势喜人的乌龙头,史连科开心地笑了。

  乌龙头,是一种药菜两用的名贵野菜。

  “雷公峡地带,草木茂盛,水质优良,昼夜温差大,利于乌龙头生长。乌龙头产量高、质量优,市场售价每斤20元左右,供不应求。”史连科一边走一边给笔者介绍他的乌龙头扶贫车间。

  48岁的史连科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就在外打工。他榨过油,开过油坊,还在天水开过牛肉面馆。看到当地农民把乌龙头变成钱,乌龙头在城市走俏,心中便萌生了种植乌龙头的念头。一次看电视得知中央电视台介绍辽宁省育出了乌龙头苗,大面积推广种植。第二天他便坐火车去辽宁省拜师学艺。通过考察学习,回到家,便一头扎在田间地块里,进行育苗试验。

  2014年,史连科共育苗乌龙头14亩,使用微喷技术,一株株乌龙头苗,吐出了新芽,六年多钻研乌龙头人工育苗技术终于获得成功,这在西北地区还是第一家。史连科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激动地哭了。

  第二年,史连科流转土地100多亩,开始乌龙头育苗、栽植、销售产业化发展。同时,他免费送苗,支持乡亲们大面积栽植乌龙头。

  建档立卡贫困户周二哥,几年来都在乌龙头扶贫车间务工。他说:“我在这里除草、放水、采摘乌龙头,一年收入三四万元,摘了贫困帽。”68岁的贫困户张元和老伴,在务好自家农田的同时,也在史连科的乌龙头扶贫车间务工,老两口一年能挣六七千元。如今,像周二哥、张元一样在乌龙头扶贫车间务工的贫困户有40多户。

  一人致富不算富,带动乡亲致富才算富。如今的大车场村,乌龙头基地发展到700多亩,每年销售乌龙头苗100多万株。史连科成立了合作社,领着乡亲们扩大种植规模,统一回收,加工销售。这个昔日的贫穷山村,因为栽植乌龙头,圆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梦。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